【News586/記者黃誌寬報導】新竹縣政府2日於橫山鄉縣定古蹟「大山背樂善堂」舉辦文化資產防災演練與教育推廣活動,邀請專家說明樂善堂的文資價值、火災及用電風險等災害潛勢,及防災設備如AED、CPR、滅火器操作教學。重頭戲是模擬「正殿光明燈電線老舊,因山區雷擊引發電線走火」,逼真演練古蹟管理人「自救」、社區「共救」與消防隊考量文化資產特性的「公救」等緊急應變程序。

文化局表示,樂善堂始建於清光緒15年(1889年),由藍正然住持創建,原名石峽廟,1895年因為抗日義士鍾石妹藏身於此,故被日軍攻陷後燒毀,1902年由藍正然及地方仕紳重修,1905年重新命名為樂善堂。樂善堂的建築體現內山地區廟宇建築就地取材之特性,且是地區信仰中心,保留許多客家信仰古文物,並與客家族群抗日歷史息息相關,深具文化資產價值,於2006年指定為新竹縣縣定古蹟,2014年完成修建至今,鄰棟文物館頂部設有一尊宏偉的觀音菩薩像,是橫山大山背的地標,從廟前廣場可一覽山下客庄風光,風景十分優美。

文化局長朱淑敏感謝消防局及橫山消防分隊指導協助,安排紮實的演練課程,諸如緊急出動消防車,佈線後以水霧射水搶救等等。並感謝大山背樂善堂管理委員會、橫山鄉豐鄉村辦公室、橫山鄉豐鄉社區發展協會、品宣時光咖啡等在地組織共襄盛舉,盼活動有助熟悉古蹟防災編組啟動、初期自救滅火、通報流程、疏散引導路線、避難等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