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12-12 03:11 聯合報/本報記者陳熙文、程嘉文、林河名

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(左)、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(中)、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(右)。圖/報系資料照

總統大選進入最後一個月,往年備受矚目的國防外交政見反倒不得寵,吸睛度甚至比不上候選人國籍、違建爭議,連在二○二○年大選中影響選情的「抗中保台」也不見發酵。

根據中研院最新調查,國人對中方信任度呈下跌趨勢,今年僅九點三%的受調民眾認為中國大陸是講信用的國家,比起二○二一年的十三點五%還要更低。

有了如此氛圍,加上民眾普遍認為兩岸開戰時程尚遠,自然對藍白主打「兩岸牌」無感,並演變成藍綠白三方都向蔡政府外交政策靠攏;但其中壓力最大不是侯友宜或柯文哲,而是誓言延續蔡英文政策的賴清德。

賴清德曾公開表明自己是「務實的台獨工作者」,進入總統大選,無時無刻不在努力擺脫此一標籤。為了爭取國人及美方信任,他提出「四大支柱」以證明自己確是蔡英文2.0,但後來又失言冒出「走入白宮說」,導致美國傳出「疑賴」的論調,更使得他在發言上不得不趨向保守。

既不能向對岸示好,也不能提出更激進的親美政策,賴清德的外交策略,現在躲在蔡英文和副手蕭美琴之後,只能說是蔡政府政策的複製版本。

在外交方面偏弱的侯友宜則明白,民眾主流觀點對中國大陸表現出反感,續打兩岸牌除了鞏固基本盤,難以爭取中間選民,如今提出具體的外交三大主張,可說是「對中關係更為溫和」的蔡英文路線。不過,既然外交政見不如以往總統大選受關注,侯友宜不強出頭卻偶有佳作,也讓美方刮目相看。

至於柯文哲,目前尚看不出外交政見全貌,僅在最近提及外交軍事將按照蔡英文總統的路線;只是,他常脫口而出的個性,在許多涉外人士眼中不符合一般外交規矩,成了一顆不定時炸彈。

除了柯文哲表示軍事將依蔡總統路線,藍綠國防政見主張相似度也甚高。在野黨雖抨擊蔡政府作為導致兩岸緊張、海峽中線防禦縱深失守,但對諸如提升官兵待遇、不對稱建軍、國造潛艦、擴大對外軍事交流等方向,都採贊同態度。藍綠白在國防、外交的政見差異不大,選民要比較的,將是三組候選人的可信度與執行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