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5-06 03:05 聯合報/ 本報記者侯俐安

新內閣新任政次、副主委 製表/陳熙文

賴政府內閣政務次長人事案由前立委、學界、業界組成,看似符合「跨黨派、跨領域」條件,但在國會三黨不過半現狀下,未來四年政治主戰場都在立法院,正副首長是否具互補性並能有效達成社會溝通,考驗內閣團隊能否順利上手或快速潰散。
民進黨公布政次名單,前立委張廖萬堅、林靜儀分別出任教育部與衛福部次長,若加上日前傳出、還未公布的前立委黃世杰接任法務部次長,將成為史上第一次同時有三人從敗選立委轉政次,也被在野黨譏為「敗選者聯盟」。

林靜儀過去敢說敢罵、勇於替民進黨辯護到底,曾惹出不少爭議。二○二○年她擔任蔡英文競選團隊發言人時,接受外媒訪問主張「支持統一就是叛國」;疫情出現破口時,她曾嗆「一輩子當魯蛇,怪爸爸當年沒帶套嗎?」讓她成為這次在野黨批評內閣名單的主要箭靶。

政務次長具備政策規畫、社會溝通、對國會負責等重要任務,民代出身的政次雖相對較具溝通能力、較熟悉國會運作,但若政治性格太強,容易造成反效果。林靜儀接任衛福部政次,轉換角色後身段能否調整,攸關準總統賴清德重視的「健康台灣」政見能否落實。

另一值得觀察的是,賴清德從選前就主張跨黨派、跨領域的「民主大聯盟」,不願意用政治或民進黨派系色彩太過鮮明人選,新內閣首長有不少是來自賴清德過去成立讀書會、吸納產學界的人才。但學者從政最常面臨的是理論與實務落差,如何和文官體系、朝野立委交手,更是身為「弱勢政府」的新內閣未來四年最大考驗。若首長已經來自學界或業界,次長缺乏對國會、政府、跨單位協調經驗,將會拉長磨合期。尤其,民進黨已執政八年,新內閣沒有蜜月期,在野立委早已磨刀霍霍。